它真的就叫「白色鯛魚燒」。
因為烤過後之後,是一條"白拋拋"的魚,老實說看起來沒有很誘人。不像一般鯛魚燒或是雞蛋糕那樣,呈現出烤過之後那種...引人垂涎的金黃色澤。
大家來評評理 ↓↓↓
這條魚是不是擁有許多女人夢寐以求的白肌。
外盒 ↓↓↓
這張廣告紙底下包裹的,是一只很不起眼的透明塑膠盒。
還沒吃之前長醬 ↓↓↓
以前,不曉得鯛魚燒還有白色的(但我現在住家附近好像還滿常見的),小黑很愛去某家大賣場,那間賣場週末都會有ㄧ台白色鯛魚燒的餐車駐點。
我的第一次白鯛魚初體驗就是貢獻給那台餐車。
因為沒見過,所以大驚小怪。問小黑:「白色鯛魚燒跟一般的有什麼不一樣嗎?」
小黑:「不知道ㄟ,我也沒吃過」。(小黑很俗吼)
就跑去買一隻卡式達醬口味的,咬第一口,就失望了!!
爲什麼呢?
因為人家一直咬一直咬都看不到餡。
好不容易餡探出頭來跟我說嗨,沒幾下又不見餡了。
還有呢?
白色鯛魚燒最大的賣點,不是我的菜!!
鯛魚不是雕魚,是麻糬。
沒包餡的地方,就是一直在咬QQ的麻糬,而且是「不甜」的麻糬,只能很純粹地享受QQ的口感跟食材的原味。
說到底,就是很膚淺的在愛甜,愛爆漿的餡。
之後,就再也沒有興起買白鯛魚的念頭了。
僅有ㄧ次,我同學來我家玩,她也沒吃過白鯛魚,就買了兩隻一起分享。
事隔半年以上了吧,沒再買過說。
前幾天,經過家裡附近的白鯛魚燒店舖,出現了一個很吸引我的口味!!
馬上忘記白鯛魚從前的種種不好,心動就是要馬上行動。(不是我在吹牛,在吃方面,我超有行動力)
就是它 ↓↓↓
妳們猜猜看,這是什麼口味?
在解答之前先插話一下,這白鯛魚的餡是不是很不爆漿啊?!(有圖有真相,不是我愛抱怨啊)。
ㄎㄎ...
猜到了嗎?
ㄎㄎㄎ...
好啦。
是「黃豆粉」啦。
一直覺得黃豆粉,有ㄧ種很親切的古早味。
很容易親近的味道。
日本人在製做甜點或和菓子時,還滿愛使用黃豆粉的說。
既然沾了黃豆粉的邊,就把陳年舊照拿出來說嘴。
去年跟同學去京都,我吃了一大碗「黃豆粉黑糖蜜」口味的剉冰 ↓↓↓
非常的可口也非常的大碗,吃完之後,飽到+冷到!!
好,話題再回到白鯛魚燒,另外還買了一隻紅豆口味的 ↓↓↓
並不是因為我想吃,實在是...只買一隻我會不好意思ㄟ。
是不是啊,這紅豆的餡也少的要命!
不過,「餡」並不是白色鯛魚燒的賣點,是我愛挑剔。
它的特色是擁有QQ的像麻糬一樣的口感。(傳說中的有ㄧ好沒兩好...)
餡沒有飽滿到快爆炸,大概是要讓愛麻糬的人可以盡情享受那股嚼勁吧
我想,贅言再多你們也很難感受它的Q。
直接看看我請黑麻豆示範的拉力照好了,醬應該就可以一目暸然 ↓↓↓